- 慈濟大學
同行夥伴
本校為推動及規劃全校共同教育課程、提升本校共同教育品質,特成立共同教育委員會。定義共同教育包括通識、外語及體育等全校性及基礎性之課程。職掌包括研議及推動本校共同教育課程;提升本校共同教育品質,以及其他共同教育相關事宜。 依據校訂學生四大基本素養:思辨與溝通、團隊合作、資訊素養、利他與公民素養,期望培養具思辨分析、團隊合作及慈濟人文服務精神的博雅知能人才。故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分成「校共同核心必修課程」、「通識選修課程」、「校共同核心必修課程」以培育學生理性思辨、溝通表達能力與關懷利他的生命價值為目標;「通識選修課程」以培育學生廣博文雅內涵為目標。
1. 通識選修課程來源多樣化:通識課程除了通識專任教師及各系所教師開課外,各系
申請認列通識選修學分(最多兩門)、規劃跨領域七大類課群及微學程、校際選修課程、校內外磨課師、遠距線上課程、夏季學院課程、微學分課程(認列上限2學分),學生選修多元自由。
2. 通識選修跨領域七大課群:人文素養與藝術涵養、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自然科學與環境永續、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創新創意與問題解決、歷史與多元文化、綜合通識選修等領域,供學生選讀以提升博雅素養。
3. 本校訂定院通識4學分,由各系院依據發展特色及展望,結合時代環境變遷脈絡,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規劃2門院指定通識課,例如:智慧永續管理學院及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開設「人工智慧之原理與倫理」、「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兩門通識課;醫學院開設「醫療專業科系與角色探索」、「人工智慧AI素養」。
4. 系統性規劃課程:除了通識選修七大課群外,也規劃「創新創業微學程」、「數位科技微學程」、「永續發展微學程」等相關系統性微學程供學生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