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iGER主題短講-推動策略 | 給Z世代的通識定位,參與式學習的進路
教育既不能數典忘祖,也不能固守沈痾,那麼,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摸出與時俱進的脈搏,因應地調整教育策略?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明柔主任將挑戰聚焦在學習的主體,也就是Z世代的大學生身上,以為通識教育尋找出定位與目標。
-

iGER主題短講-多元跨域 | 通識教育 學校推動生命教育的火車頭
王冠生副教授與通識教育的緣分,可追溯到民國96-99年的「教育部優質通識課程計畫」,他先從學術層面開啟了環境倫理、道德推理、哲學概論等的學識中省思通識教育,而後又一邊開設生命教育課程,一邊肩負學生諮商中心主任的行政職,理論與實務的多年試煉,讓他產生了從個體經驗中定義與發展通識教育的可能。
-

iGER主題短講-多元跨域 | 從專業到涵養,通識教學的創新之路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丁國桓副教授並不是通識教育中心的專職老師,從他所處的專業來看通識這件事,自有其獨到見解。2024年的iGER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上,他從自身有感的「專業」與「職業」間的學用落差談起,試圖在成為一名老師後縮短學校專業與社會職業的鴻溝,但在旅途行進中,他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與主修無關,以致他們進入職場仍要學習,於是在大學無用論中的丁國桓副教授開啟反思:大學之於學生的意義是什麼?
主講人 |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陳明柔主任;文字整理 | 總計畫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