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國際通識「滄波講座」(Blue Waves Lecture) 系列 | 設計有效的整合通識教育課程和作業,讓學生為其複雜思維做更好的準備
2022年10月28日國際通識「滄波講座」特別邀請美國華盛頓與李大學教授/休斯頓 H. Harte教學中心主任Paul Hanstedt,演講主題為「設計有效的整合通識教育課程和作業,讓學生為其複雜思維做更好的準備」 (Designing Effective Integrated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Assignments to Better Prepare Students for Complex Thinking)。
-

2022 International Forum on Liberal Education:Towards a Libe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East Asia | 北京理工大學通識課程的教與學
2022年10月28日由韓國教養教育學會(KAGEDU)、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分項3-3計畫共同辦理「2022國際博雅教育論壇:邁向東亞博雅教育共同體」,活動在韓國延世大學舉辦,主題為“ Why and How To Integrat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General”。這國際論壇活動已經舉辦多年,此次活動豐富精彩包括:「滄波講座」、4場次專題演講,以及圓桌論壇,臺日韓學者齊聚超過200人參加,一起共襄盛舉探究東亞的博雅教育。第一場專題演講由北京理工大學龐海芍教授主講「北京理工大學通識課程的教與學」,介紹該校通識教育的發展歷程、措施,以及案例。
-

2022 International Forum on Liberal Education:Towards a Libe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East Asia | 臺灣通識教育的課程統整與跨領域學習:論述、實務與問題
2022年10月28日由韓國教養教育學會(KAGEDU)、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分項3-3計畫共同辦理「2022國際博雅教育論壇:邁向東亞博雅教育共同體」的第二場專題演講由大葉大學宋秀娟教授主講,題目為「臺灣通識教育的課程統整與跨領域學習:論述、實務與問題」。內容涵括課程統整和跨領域之教學模式與意義、通識教育在課程統整和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臺灣在課程統整和跨領域教學實施的概況、實施通識課群計畫的意義和教學案例,以及課程統整和跨領域教學實施的問題等。
-

2022 International Forum on Liberal Education:Towards a Libe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East Asia | 從日式坐墊形到楔形課程,從楔形課程到有機融合的課程:日本通識教育的定位探索
2022年10月28日由韓國教養教育學會(KAGEDU)、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分項3-3計畫共同辦理「2022國際博雅教育論壇:邁向東亞博雅教育共同體」的第三場專題演講,主講者為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吉田文教授。講題為「From Japanese Type of Floor Cushion to Wedge-shaped Curricula, and from Wedge-shaped Curricula to Organically Combined Curricula: In Search of the Pla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Japan」(從日式坐墊形到楔形課程,從楔形課程到有機融合形的課程:日本通識教育的定位探索)。分享日本教育者從無法掌握通識教育內涵,至重新界定通識教育並提升其重要性,未來仍持續朝向深化與擴大實施通識教育方向進展。
-

2022 International Forum on Liberal Education:Towards a Libe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East Asia | 圓桌論壇
2022年10月28日由韓國教養教育學會(KAGEDU)、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分項3-3計畫共同辦理「2022國際博雅教育論壇:邁向東亞博雅教育共同體」的圓桌論壇,邀請臺灣國立臺灣大學莊榮輝名譽教授、東海大學王崇名教授;日本大阪公立大學飯吉弘子教授、日本同志社大學山田礼子教授;中國北京理工大學龐海芍教授、中國首都師範大學王曉陽教授;韓國大邱天主教大學林善愛教授、韓國亞洲大學洪聖基名譽教授等共同參與。
-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TEAM Education | STEAM教育國際論壇
2022年11月19日為本次「2022通識、教學實踐研究與STEAM教育國際研討會」的第二日,舉辦的內容包括:STEAM專題演講及STEAM教育國際論壇。特別感謝臺灣通識教育策略聯盟暨品質策進會理事長洪瑞兒客座講座教授及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林煥祥講座教授。兩位講座教授邀請五位來自美國北伊利諾大學教育學院正在臺灣進行美臺跨國際教育研究的學者,才有機會促成本次研討會STEAM教育國際經驗交流與分享。
本活動主要由美國北伊利諾大學2022-2024 Project SEED協辦,Project SEED為美國教育部計畫,只有8%的大學教授能申請到,因此相當受到美國教育部的重視。本SEED是北伊利諾大學教育科技研究與評量研究所(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ssessment)洪偉程所長與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素養推動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執行。林煥祥講座教授擔任2022-2024 Project SEED臺灣協調主持人(In -Country Program Coordinator/Director)、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洪瑞兒客座講座教授擔任計畫評鑑者(Project Evaluator)。 -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TEAM Education | 校長論壇
2022年11月18-19日「通識、教學實踐研究與STEAM教育國際研討會」由淡江大學劉金源講座教授統籌策劃。本次活動高達6所大學通識中心一起舉辦,召開多次工作會議,大家同心協力地合作,並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活動內容多元、精彩,包括:校長論壇、90多位論文發表者、國際論壇、STEAM教育結合等。
「校長論壇」是由國立中正大學江宜樺紫荊講座教授(前行政院長)主持,邀請6位高校校長與談「高等教育新格局–變化與轉化」,包括淡江大學葛煥昭校長、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泰文校長、中華大學劉維琪校長、亞東科技大學黃茂全校長、大葉大學葉釋仁副校長。
-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TEAM Education | 國際論壇-通識與跨領域圓桌論壇
2022年11月18日舉辦「2022通識、教學實踐研究與 STEAM 教育國際研討會」國際論壇-通識與跨領域圓桌論壇,由淡江大學劉金源講座教授擔綱主持人,邀請6位與談人分享該校通識與跨領域經驗,以實體和線上同時進行。
-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TEAM Education | 國際論壇-通識教育的國際鏈結(II) Part 1
2022年11月18日「2022通識、教學實踐研究與 STEAM 教育國際研討會」國際論壇-通識教育的國際鏈結(II),邀請Prof. Reiko Yamada (山田礼子)/ 日本同志社大學教授暨日本大學教育學會(JACUE)會長,主講「日本大學教育學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日本博雅教育改革的相關性」。
-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TEAM Education | 國際論壇-通識教育的國際鏈結(II) Part 2
2022年11月18日「2022通識、教學實踐研究與 STEAM 教育國際研討會」國際論壇-通識教育的國際鏈結(II),邀請美國學院與大學協會主席(AAC&U) Prof. Lynn Pasquerella主講:「通識教育與STEAM教育培養學生在21世紀取得成功的角色」。
主講人: Paul Hanstedt / 美國華盛頓與李大學教授暨休斯頓H.Harte教學中心主任;文字整理:謝鈐紘、張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