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111學年課程開發教師社群「在地文化探源-(食 •藝 -創新與永續 )」
「食•藝-創新與永續」教師社群是結合高科大各校區與外校教師,透過社群專題講座、實做活動、互動討論與經驗分享等不同方式,針對社會人文、設計思考、視聽藝術、環境永續等「泛人文藝術」之相關議題進行互動交流,深入探討並進行學習分享,進而產出創新的教學設計與課程活動。
本次教師社群所選定的主題為「食物設計」,希望藉由食物與食材有關的在地文化、環境永續,以及個人對食物人文記憶與特殊生命經驗特質,引導出對於相關「食、藝」主題的討論。
社群召集人:林世凌副教授
-
112學年通識課程開發社群「未來地球:學院攜手環境永續學程開發計畫」
文藻外語大學的校訓為敬天愛人,旨在培育熱愛生命、具有國際觀,能服務社會的語言人才。此次社群計畫基於前期合作的經驗,預將課程的單一單元擴大為通識課群,乃至於跨院合作的學程,期待擴大學生的視野從個人擴及社會,放眼世界。
文藻外語大學各系課程對SDGs議題或ESG議題或有涉獵,但各系之間少有橫向連結。本課群計畫希望將通識中心有多門環境類課程(如全球氣候與環境變遷、綠能科技與低碳生活、森林資源及綠色產業等)優化教學內容,也能規劃相關新課程、教師能與時並進,增加教學能量,並嘗試與其他系所合作,串連成一系列涵蓋概念性與實作性的環境永續與企業責任之相關學分學程。
社群召集人:吳宜真副教授
社群成員:李雪甄教授、陳靜珮副教授、潘存真副教授、黃翠玲助理教授、陳玉珍副教授、蘇百薇兼任助理教授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
本教師社群成立的目的希望達致以下目標:
(一)專業融入通識,提升學習興趣
(二)通識結合專業,達成寓教於樂
(三)兼顧通識教學與專業知識傳承,共創雙贏
配合的課程「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將以跨系(電機系+環工系+通識教育中心)/跨域(專業系所+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含再生能源科技的專業知識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通識議題,二者的結合,以符合專業與通識的融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社群召集人:陳木松教授
社群成員:陳建憲副教授、李得勝副教授、賴美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