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易經與生涯規劃」
本社群係由召集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高義展博士,於112-2學期執行「易經與生涯規劃」3學分通識教育課程,特邀請目前在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12-2學期開課的教師包含陳銘村老師、黃哲彬老師、李明德老師、蔡鎮戎老師、陳旭能老師、以及莊佩真老師等,通識教育核心資深兼任教師共同籌組本社群。
本社群預計透過本計畫召集人的教學經驗及藉由本課程,透過網路線上教學觀摩會、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會、社群讀書會、主題教學經驗分享會、數位教學媒材研發討論會等社群活動,進行以易經理論為核心思想的研討,發展出易經理則與數術應用於生涯規劃的社會學科領域的通識博雅相關課程。
本社群活動,除了開啟我校通識教育中心對儒家經典探討的博雅學風之外,更能引導本社群教師共同探討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等各家經典內涵,並能引導師生轉化應用於生涯的規劃與人生哲學的建構,進而整合教育資源以精進師生終身學習力,落實全人化與博雅教育之理想。
社群召集人:高義展教授
社群成員:陳銘村助理教授、黃哲彬助理教授、李明德兼任講師、蔡鎮戎兼任助理教授、陳旭能兼任助理教授、莊佩真兼任講師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高雄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永續發展」
本社群是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以下簡稱高空大)通識教育中心的專兼任教師為核心,並邀請高空大大傳系、高餐大通識教育中心、中山大學公事所等專任老師加入所組成。本社群承續前次「都會發展規劃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開發計畫的理論基礎,進行本次落實於「高雄發展概論」課程的執行計畫。
介紹高雄市的發展歷史脈絡,從原住民在高雄、閩客族群開發高雄、大航海時代的高雄、鄭氏開發、清朝設治、日本開發哈瑪星、鹽埕、高雄港建設、國民政府規劃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2000年以後的各項新建設,以及展望未來的S型科技廊帶、新南向基地、淨零政策等永續發展課題。
同時,也將介紹高雄市各個階段的歷史性建築與指標建築特色,並將重點介紹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多元宗教特色(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錫安山)、海洋產業與遊艇活動產業發展、全球視野下的未來高雄新視野等專業主題。
社群召集人:胡以祥副教授社群成員:何清林副教授、黃建超副教授、劉維群教授、謝政勳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