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實體教室/雲端學習」的轉換、「老師主體/學生主體」的轉換,課程教法也在轉換中。尤其在學生眼中很「老派」的共同科目,下一步該怎麼轉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劉美慧教授表示,她參與iGER計畫過程中發現各校在課程轉化的動力大致有三:「一是政策導向,如12年國教108課綱;二是回應學生需求或解決教學困境;三是參與教師社群研習的專業成長。」而課程轉化的特色與成功關鍵,不外乎知識內容的加深、跨領域的加廣,以及從老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而針對國文科的創造性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主任暨進修推廣學院院長胡衍南教授分享臺師大的經驗,「我們仍然很重視學生的文化涵養,但現在更優先的教育目標,是為大一學生建立思辨及提問能力,提升他們口語表達及中文寫作的能力。」因此,老師仍然可以依照個人的專業,自行選擇熟悉的文本教材,「但教法必須轉換,文本只是一個引子,引發學生進行思辨與表達。」
相較於臺師大採取由上而下的轉換,逢甲大學鄭圓圓(鄭月妹)特聘教授則分享另一種由下而上的進路。藝術背景出身的她,剛到逢甲時就發現問題:「逢甲大學是一個沒有藝術相關科系的學校,學生只關心考專業證照。如果單純只是開課,對於培養學生藝術素養效益不大,我希望召喚的是學生丟掉手機、暫時放下他們對於考證照的焦慮,在校園場域裡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因此,她串聯校內近20門不同系所的課程資源,整合成為舞台劇課程的基礎課程,並讓參與師生形成社群,每週五下午有自由聚會討論的時間,「課程的串連與設計很困難,要感謝各系老師與助教相互合作,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愛』。」
新世代的教育不停往前,老師們的多重宇宙持續滾動,但知識能帶給人們的啟發永遠是不變的主旋律,而愛與熱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