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的數位化與公共化,向來是教育部與全國各大專院校關注及努力的目標之一。目前有哪些公共教育資源可以利用?而AI時代來臨,科技工具能為學生提供什麼樣的跨領域學習利器?而資訊教育的方向又該如何與時俱進?
iGER Day規劃「實踐建構──面向大未來」交流論壇,以「Give & Take,加入通識課程聯盟,你我都是資源公共化的受益者」、「擋不住的資訊科技趨勢,通識如何乘風而上」為討論主題,分享計畫中關於全國夏季學院、資訊科技素養培育等項目的推動成果、教師心得與未來趨勢。
2023-07-31
教育資源的數位化與公共化,向來是教育部與全國各大專院校關注及努力的目標之一。目前有哪些公共教育資源可以利用?而AI時代來臨,科技工具能為學生提供什麼樣的跨領域學習利器?而資訊教育的方向又該如何與時俱進?
iGER Day規劃「實踐建構──面向大未來」交流論壇,以「Give & Take,加入通識課程聯盟,你我都是資源公共化的受益者」、「擋不住的資訊科技趨勢,通識如何乘風而上」為討論主題,分享計畫中關於全國夏季學院、資訊科技素養培育等項目的推動成果、教師心得與未來趨勢。
2010年以後進入大學的學子或許有印象,除了在學期中修習通識課,有些學校會在暑假舉辦「夏季學院」,開放學生跨校修習通識學分,對於想在暑假繼續修課、或者是想去其他學校增廣見聞的同學是一大福音。這項舉措,原為2010年教學卓越計畫相關項目,2014年起擴大為全國性計畫,2019年由臺大深耕計畫辦理,目前亦是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的一環。全國夏季學院執行長國立臺灣大學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周涵怡副教授表示,夏季學院希望提供一個跨校交流的平台,讓高教資源公共化,使通識課程的教與學都能展開更大的交互轉化與互惠。
全國夏季學院課程之一「幸福心理學」尤其特別,採雙校教師合授的方式,由中國文化大學陳柏霖教授、玄奘大學高旭繁教授共同授課,上課地點位於臺大。透過全國夏季學院的平台,全臺灣各校大學生只要有興趣,都有機會來修這門充滿幸福感的課程。高旭繁教授表示,國內對於「幸福感」的研究十分關注,「目前在碩博士論文網引用次數第一名的論文,就是幸福感這個主題,顯然大家都很需要。」在全國夏季學院通識課中,她將專業領域的正向心理學講得淺顯易懂,也在授課過程中與不同學校、不同科系的學生一起尋覓幸福感,「我認為大學教育不只是帶給學生面對未來職涯五年、十年的能力,更是教學生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同場次中,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江柏毅兼任助理教授眼神發亮,開心回饋自己申請夏季學院通識教學的經驗,「我開的通識課是『認識甲骨文字與上古中國』,冷門中的冷門。在清大開課時,大部分學生是為了學分而來修。而在夏季學院,雖然只有19位學生,但來源多元,有臺大藥學系、師大國文系,甚至有越南、韓國的外籍生,多數是為興趣而來,上課時眼神都很熱烈,而我也因為夏季學院的授課形態,更有餘力為每個學生依其背景制定個別評量方式,例如做桌遊或文創等,我的收穫也十分豐富。」
除了實體課程交流,由中華開放教育聯盟建置的線上平台「OpenEdu」,涵蓋各大學院特色課程,不論是老師、學生或一般民眾,都可以自由挑選適合的課程,不限時間、地點,終身學習,也可化做教學素材。中華開放教育聯盟理事長逢甲大學資工系薛念林教授,他也是iGER計畫分項4-2主持人,薛教授表示,面臨科技時代的需求,許多大學將程式設計或運算思惟列為通識課程之一部分,為了幫助更多老師運用資訊教育資源,OpenEdu成立 iGER專區,除了放置 iGER計畫所開發之資訊科技素養相關課程模組外,亦收錄「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相關課程,包含運算思維、助教培訓、資料科學等課程,歡迎老師及同學善加利用。
其中,薛教授自己在OpenEdu開設了「使用者體驗設計與運算思維」,他以自己使用發票app的經驗為例,生活中有各種跑得動但不好用的資訊系統,過去的程式設計教育著重在「結果能不能跑得出來」,使學生往往輕忽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X)的重要性,「但是一般的UX課程又過於抽象,跟程式的實作差距太遠,我想提供一門課,讓二者有較好的互動結合。」
對於OpenEdu上的資訊教育資源,iGER計畫團隊成員國立嘉義大學資工系林楚迪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資科系廖峻峰副教授也鼓勵各界教師善加利用。經過團隊研究發現,平台上的課程如果是把一整個學期設計好,老師們其實很難化用到自己的課程中,因此現在OpenEdu上有許多小而精的課程模組,部分課程大約只有三至四小時,方便老師們各自容納到課程裡彈性運用。
談到未來,就不能不談到資訊科技教育,這是繞不開的一項議題。面對AI生成式科技來勢洶洶,以及108課綱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前已有一定程式語言基礎,iGER分項4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資科系江玥慧助理教授觀察到,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曾接觸的程式語言和開發環境各異,差異頗大,建議教師應以綜整性觀點列出素養導向教學模式。而面對學生普遍對於數位工具的運用能力增加,江玥慧認為通識視野下的資訊教育更須強調「素養」的層面,「我們或許不用再教學生科技工具『可以』做什麼──他們知道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老師們更要引導他們去判斷,資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尤其當科技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法律規範的腳步追不上,「科技領域將會出現許多法律來不及保護的模糊地帶,應該培養學生的判斷力:他為什麼選擇這麼做?是為了流量嗎?他是否考慮到這可能影響到螢幕另一端活生生的生命?」
國立嘉義大學邱志義教授也分享近來授課中發現學生很會運用chatGPT解題,「全班成果最好的學生,他說是用chatGPT,然後再把內容改一改。」這讓邱志義思考,「那個『改一改』的能力其實是關鍵,這表示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他判讀與鑑賞程式碼品質的能力。」換言之,資訊素養原是希望培養學生「從無到有」的創造力,但在生成式AI誕生後,學生可以快速產生雛形,教學重點可轉換為培育學生「從有到好」的實踐能力。
資訊時代另一項關鍵能力是數據解讀,國立嘉義大學林楚迪副教授以WalMart 經典案例說明,「數據發現WalMart週五晚上的尿布與啤酒賣得特別好,但這只是數據,AI只能幫你到這裡,背後的原因需要靠人腦分析與判斷。」
而在教學現場,外籍生的資訊學習需求也值得關注。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張景堯兼任助理教授發現,政大傳院每年會有1至2位日籍學生選到中文授課的基礎程式設計,程式語言大多以英文為基底,對亞洲學生來講等於多一層障礙,加上文字輸入的習慣差異,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熟悉程式語言,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難和挑戰,需要以實例演練、同儕討論等方式提供幫助。
科技時代帶來的教育議題,不只是資訊相關科系的老師要快速應變,現場其他領域的教師也拋出數位落差的焦慮:我要怎麼用數位工具幫助學生學習?也有老師逆向思考:學生運用數位工具的能力甚至比我強,那我的課真的需要那麼強調資訊教育嗎?
政大資科系廖峻峰副教授表示,正如同邱志義老師在教學現場的觀察,程式碼可以是AI工具生成,但人要有鑑賞與判斷的能力,「如果學生欠缺底蘊,會被AI拉著走,我們能做的是培養他們的方向感。」資訊科技在改變,教育也要保持彈性,並在眾多改變中找到能安身立命的不變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