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大雅.文王》有句「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原意是指周人建立的邦國雖然歷史悠久,但它肩負的使命卻是革新,國立清華大學梅貽琦講座賀陳弘教授用這句古語開場,用以形容「通識教育」的處境,在舊邦新命裡,深耕在通識教育中的人總是要秉持與堅守著一份改革與進取精神,方能撬動未來大學之門的開啟。
成果專區
iGER高教最難論壇 | 通識教育的實踐構想
2024-05-13
困境與反省
「通識教育」,已是台灣高等教育內部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它常常被誤解與輕視:他們從其非主流學科的地位考量,認為通識教育無法直接對職場或專業技能作出貢獻,但卻沒有意識到通識教育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上的獨特價值。賀陳弘教授將「通識教育」比做無形的風,雖不易捉摸,卻也風行朝野地影響到每個角落,若風力足夠強勁凝聚,更可以風車發電,創造不可估量的價值,如此,怎麼能說通識教育的影響力不能推動產業創新和社會進步呢?
進一步地,賀陳弘教授從古代文化引証,「通識教育」曾是精英階層素養的標誌,只是當代的觀念發生改變,更多地被視為所有學生的基本權利和必需品,是他們理解多元文化、全球視野和科技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這種普世化的教育想像,在當前的學科領域擠壓中,特別是重視理工科發展的教育政策,使屬於文類的通識教育常被邊緣化,以此產生的偏見不止阻礙了通識教育的發展,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難以在這個領域內發揮最大的潛能。
新角色與策略
賀陳弘教授提醒重理輕文的人們: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是需要跟人連結在一起的,好的科技產品更不能脫離人文跟人性。當前通識教育的處境,是危機也是轉機,若能意識到科技與人文連結的重要與必要,理工類大學將在肯認通識教育中獲得新的競爭力:融合人文與科技,領航產業,準備打造大學生未來進入職場的新裝備。在這一轉換的教育視角下,通識教育不僅僅是一種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推動「通識教育」的成功?賀陳弘教授先從觀念上提出:超越傳統學科的界限,促進學科間對話與協作的思維。像是,當我們探討永續發展時,這不應僅僅是環境科學或工程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和技術多個層面的綜合議題,通識教育可以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和分析這些複雜的全球性問題。
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和資源配置也是通識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思維方式的塑造者。而要推動通識教育就需要在高等教育機構中重視專任師資的配置,並且建立合理的比例。例如,如果一所學校的平均畢業學分是140學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為14學分,那麼通識教育的專任師資應該按照至少10:1的比例配置,這不僅能保證教學質量,也能展示學校對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
為了漸進達成通識教育專任師資的配比,賀陳弘教授也提出一個折衷的方案——通過「合聘」制度的推行促進不同領域教師的交流與合作,從而豐富通識教育的內容與方法,這種跨學科的合作也能夠創造出更多創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够在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中獲得平衡的教育。
實踐與展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賀陳弘教授引用《衛靈公》中孔子的話語,概括通識教育的師資之重要,因只有人才能在實踐中,根據不同學校的實際情境具有彈性和創新性地調整與落實通識教育的方案。如同一家餐廳的成功並不僅取決於菜單,而取決於大廚的技藝與創意,通識教育正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執行,每一門課的成功其實都系於教師對其精神和實踐的理解與投入。
幾十年前,台灣發展通識教育之初,取法的對象是歐美的博雅經典,當時古典、經典的義理傳頌是通識教育的主要內容,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資訊時代的到來使人無法以過去處理知識的方法因應龐雜的訊息,高等教育的通識課程也陷入要麼將深度壓縮而缺乏視野,要麼把寬度拉開卻被詬病沒有含量的「左右逢源無入不自得」之境地。
這一新時代境遇的改變,讓我們展望通識教育的未來時,應該強調「通達」而不僅是知識的積累。在AI和IoT等技術的時代,「思辨」能力仍然是通識教育的核心。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不僅是選擇最好的梨,而是要能夠培養出孔融讓梨的精神——即能夠在自己的利益之外考慮他人和社會的需要。
通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持彈性和創新思維的「活才」。這需要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學生共同努力,重新思考和擴展通識教育的範疇和影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通識教育在未來的教育景觀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成為真正的知識與智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