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是由高應大通識教育中心、第一科大教育中心及高海科大通識教育委員會在2018年三校合併後重組而成,融合的背景為新建的通識教育中心帶來檢視與反思的契機:大學裡什麼是有意義的學習?有意義的研究?楊慶煜校長從教育現場發現,老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總是希望學生知道他在學什麼,也希望他們學得會,知道要用到哪裡去。從這個共識裡,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開啟了通識教育的新徵程。
成果專區
iGER高教最難論壇 | 從融合中看見 有意義的通識教育
2024-05-23
回溯歷史的反思
追溯通識教育的歷史,不難爬梳出它源自於古希臘和先秦時代的博雅教育。「博雅」強調知識的廣泛性和綜合性,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有趣的是,博雅教育的內容,自古希臘開始,是以「科學」為重心,原因在於「科學」作為抽象知識,並不具備實用目的而被邊緣,而同時期的語言或歷史等人文學科,卻因與做官從政等現實利益相關而被視為有用之學。對比今日通識教育強調人文素養,可說通識教育始終有著逆風而行的姿態,為弱勢知識振臂高呼,追求的是一種平衡、全面的教育理念。如今的時代,通識教育正是對抗學術分科過於專門化的重要方式,旨在打破知識的藩籬,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問題。
危機中的轉機
在科技大行其道的當下,科技產業也在蓬勃發展中創造大量職缺與較高的薪資待遇,大學也將培育科技人才,視為教育的主流。但產品生產出來是為人所用的,其功能性與為使用者喜愛程度,才是決定產品成敗的重要因素。這意味著,只懂精密的生產技術還不足以因應社會所需,產品的後設思維能否貼近人性,滿足人的心理需求也極為關鍵,也就是說,「未來人才」不只需要科技,還需具備高美感、高體會的想像與好奇,以及批判思考能力,在團隊合作中,溝通表達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也不可或缺,這樣的目標,與通識教育若合符節。
三校融合後的通識
三校合併之初,最先確立的是高科大的教育使命「以人為本,價值共創」,並圍繞它制定了四大指標十二個面向,強調「全方位跨域人才」、「國際移動力」、「永續學習力」與「人本關懷」,而意義的通識博雅教育,即是培養具備跨域整合,擁有 WISH 能力的高科人。
在這一基礎上,三校通識教育面對組織不一樣、位階不一樣、課程不一樣的現況展開討論,並邀請專家學者作為輔導團協助高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組建。楊慶煜校長以高科大通識課程架構舉例說明,單是「中文閱讀與表達」就存在諸多爭議,三校合併前只有兩校將其視為通識課程,是否將其納入高科大的通識教育課程就有討論,加上之前兩校在課程名稱上的不一致,是「語文」、「中文」還是其他的詞彙使用細節都是反覆推敲的結果。
112學年度,高科大的通識課程結構穩定下來,除了校共同必修課程(中文、英文、體育、服務教育),通識課程裡包含六門校訂通識與六大領域博雅通識課程,其中涉及藝術美感、海洋科技與永續、生命與倫理、歷史與多元思維、社會與身心關懷等,以豐富學生選課的空間,同時提供慕課與微學分課程等多種課程形式供學生彈性修課。
藝文活動的盛放
為能落實通識課程在活動上定時、定點、常態化;課程上能彈性、自主、多元;空間上兼具智慧、美感與幸福,楊慶煜校長從通觀高科大的學科佈局中發現雖然藝術人文學生的比例不高,但在科技大學卻更要重視藝術人文活動。
三校合併後,芭蕾舞團、樂團演出、藝術家展演、工作坊等越來越豐富多元,其中也有像「青藝獎」、「校慶音樂會」等常態化活動,「青藝獎」是第一所科技大學舉辦的青年藝術家典藏競賽,它鼓勵青年藝術家創作,希望在推廣藝術收藏的同時也傳遞美感教育。2023年高科大還舉辦了首屆藝術季,以巴洛克藝術為主軸,從視覺、音樂、建築、戲劇與服裝等表現形式展現巴洛克藝術風格,這場活動從2月開始一直持續到6月結束,活動總場次有22場之多。
善盡人的教育
演講的尾聲,楊慶煜校長提醒我們用在專業的時間其實不到1/4,很多隱性的力量都如風一樣化育著生命的成長,轉化爲人際溝通、家庭經營等,以此來說,心靈的提升和教養才是我們終生的課題。引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公開演講中所說,哈佛通識課是其一生受用「可以帶走的盛宴」。楊慶煜校長思考什麼樣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面對個人生命中會遇到的全球性議題?他給出這樣的方向:
「在豐富的通識教育的校園生活中,找到有意義的學習,承擔公民責任,追尋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