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2025年全國通識教育教師交流會徵求論壇提案
●主辦單位: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iGER計畫總辦公室)
●會議日期:2025年7月下旬
●會議地點:政治大學
●活動宗旨:為促進全國通識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深化通識教育在當代社會的價值與影響力,本交流會旨在提供通識教育工作者一個共享經驗、交流想法、探討挑戰與因應的平台。我們誠摯邀請全國各大專院校通識教育教師提交論壇提案,共同探討通識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
●議題方向:
本次交流會特別關注以下八大方向的議題,歡迎通識夥伴們提交論壇提案:
1. 行政主管端與教師端的對話:建立通識教育行政主管與教師的交流平台,以換位思考、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討對方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尋求彼此理解與合作的模式,促進通識教育的健全發展。
2. 多元升等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困境與突破:討論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目前無法有效支持教師升等的現況,探索如何推動制度改革,使通識教師能透過教學實踐研究等多元升等途徑,共同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
3. 通識教育與ESG永續發展:探討如何將環境、社會責任與治理等永續議題融入通識課程,分享各校執行或跨校合作的經驗。
4. 通識教育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討論通識教育如何連結大學社會責任,促成師生在地參與,發揮社會影響力並培養社會韌性。
5. 通識教育與AI時代的挑戰與轉機:探索人工智慧時代下通識教育的定位與價值,以及如何運用AI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6. 地方學與在地知識建構:分享所處場域地方學社群建構的經驗,探討如何透過跨校合作促進在地知識的建構與傳播。
7. 通識中心的轉型與創新:探討通識中心轉型為學院的趨勢,從教師專業發展與角色調整分析其所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
8. 當代社會關懷的通識課程:當代社會關懷相關議題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例如:生命教育、家庭關係、媒體識讀、性別認同等。 -
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
各位通識教育的教學夥伴們,大家開始規畫今年暑假的活動了嗎?
我們誠摯地邀請大家在 7月24日(四)暫時停下繁忙的步伐,參與由iGER計畫所規劃的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活動地點位處政大山上校區環山步道的研創中心,研創中心四周蓊鬱蔥蘢,盛夏時節漫步林間,您將感受大自然如何引領我們進入靈魂的「閒暇」狀態,重拾內在的寧靜與平衡,而創造一個讓思想自由流動的空間,一個與同道相遇、與自我對話、與自然融合的空間,正是本次交流會的初衷。
基於此初衷,本次交流會將以「界而無界」為題,除了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前國立陽明大學校長,現任逢甲大學春雨講座教授梁賡義院士分享對通識教育的見解外,亦邀請了三位傑通獎獲獎的老師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教學經驗,並進行綜合座談;除了縱向的經驗傳承外,也規劃八大議題論壇,希望達到橫向的議題交流。
衷心期待您的參與,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專屬於通識教育的心靈綠洲中,打破藩籬,共創「界而無界」的教學新視野!
活動資訊:
日期:114年7月24日(四)
時間:上午09:50-下午05:00(上午09:30 開始報到)
地點:政大研創中心(地址,可點擊察看) -
「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論壇主題公告
1. 行政主管端與教師端的對話
張松年/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鄒忠毅/文化大學光電物理系教授兼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蔡蕙如/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2. 多元升等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困境與突破
王維君/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教授
李懿純/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王玫/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3. ESG觸媒:通識教育跨界永續發展教育
—透過通識教育向真實世界學習,為永續未來而教
何昕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宜陵/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華語中心代理主任
尹崇恩/東吳大學專技副教授/台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4. 通識教育與大學社會責任(USR)
陳明柔/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楊智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陳美珠/南臺科技大學高齡福祉服務系副教授
5. 人文意義如何生成?哲學批判思維 × AI
甘偵蓉/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蔡偉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陳奕融/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張智皓/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6. 在地知識與通識課程的整合:以地方資源為途徑的深化學習
陳淑敏/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副主任
林大森/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博雅學部學部長
洪健榮/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
7. 通識中心的轉型與創新
王宏仁/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兼西灣學院院長
洪國智/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通識教育學院院長
朱嘉雯/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兼華語文中心主任
8. 當代社會關懷的通識課程:
8-1 社會情緒學習與心理健康觀點下的當代社會關懷議題教學實踐
陳柏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高旭繁/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李懿純/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8-2 從美感到行動:藝術課程中的社會關懷與現實介入
徐瑋瑩/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蘇智偉/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劉俊頤/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