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111學年課程開發教師社群「地方創生與大學社會實踐」
本社群透過通識學門與專業系所教師之跨領域交流,共同進行「地方創生與大學社會實踐」的通識跨領域課程之開發、執行,期望藉由不同背景夥伴達成有效之團隊合作、跨域共學,形成學習型組織,共同嘗試錯誤、彼此支持,並發揚共學、共好之精神。未來希望藉由課程的培力開拓本校學生跨領域就業創業的眼界及格局,培養學生畢業後具備應用科技、對接產業實務及解決複雜真實問題之能力與經驗。未來更能運用所學回鄉服務,賦予地方創新設計、活化閒置設施成為地方特色場域,落實地方創生的國家政策,解決目前鄉村因人口的減少、老化,出現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
社群召集人:施貝淳副教授
-
20231110「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高雄場
2023年11月8日假高苑科技大學舉行之「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活動照片
-
20231129「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臺中場
2023年11月29日假集思臺中新烏日會議中心-巴本廳舉行之「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活動照片
-
【過去活動】2024年108課綱素養銜接暨多元特色通識教學研討會
一、會議目的
自111學年度起,經由108課綱所培育的高中畢業生開始進入大學就讀,有鑑於108課綱所強調的「素養導向」和「終身學習」等概念,與大學通識教育所重視的全人發展、跨領域、社會實踐與終身學習等教育目標,具有高度對應性。大學校院的通識教育課程革新,值得積極善用此國家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的轉變,回應與落實大學生在通識教育學習的銜接和深化,以增進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能有效地培育面對未來和適應多元社會變遷之人才目標。
職是之故,國立清華大學特別辦理「108課綱素養銜接暨多元特色通識教學研討會」,以對焦於108課綱素養融入通識課程與教學的規劃與實踐,以及拓展多元特色通識課程與教學的範例與傳播,本次研討會期能透過深度研習、廣泛對話和教學分享等歷程,藉此促進通識教育教師掌握108課綱和通識教育的關係,並且厚實其對通識教育專業性的認同與實踐,促進教師多元創新教學設計。歡迎各界通識相關教學人員踴躍報名參加,共同凝聚通識教師教學認同和累積通識課程品質。二、主題
108課綱素養融入通識課程與教學
通識教育專業化
深化通識教學品質
社會行動與通識教學三、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立政治大學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
協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中原大學三、時間
2024年6月25日(二) 10:30~17:00(10:00起報到)四、地點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綜合教學大樓B1國際會議廳(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五、報名方式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Rqdpre ,額滿為止。報名期限至2024年6月11日(二)為止。本活動將提供電子研習時數證明給予全程參與者。六、議程
請參考附件七、聯絡人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郭珮翎專案管理師 (03)5715131分機73013;peiling3@gapp.nthu.edu.tw -
【過去活動】108課綱與通識教育&社會實踐的通識教學設計|線上主題論壇
壹、辦理依據
-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立政治大學(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總計畫辦公室)
- 主辦單位:大同大學(子計畫2-1通識教育教師教學知能培力計畫)
-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貳、論壇主題
- 108課綱與通識教育
- 社會實踐的通識教學設計
參、辦理目的
自111學年度起,經由108課綱所培育的高中畢業生開始進入大學就讀,有鑑於108課綱所強調的「素養導向」和「終身學習」等概念,與大學通識教育所重視的全人發展、跨領域、社會實踐與終身學習等教育目標,具有高度對應性。善用此課程革新的轉變,落實大學生在通識教育學習的銜接和深化,此為大學校院通識教育精進的重要契機。本論壇期能藉此促進通識教育教師掌握108課綱和通識教育的關係,並增進其對社會實踐動能的教學創新教法或教學設計之進展,敬請相關教學人員踴躍報名參加。
肆、論壇時間
- 第一場:112年7月6日(四) 13:00~15:20 (會議連結將另行通知)
- 第二場:112年7月11日(二) 13:00~15:20 (會議連結將另行通知)
伍、報名方式
- 本活動兩場次皆採線上形式辦理,敬請以網路進行報名。
- 報名截止日期:第一場至112年7月4日(二)止;第二場至112年7月9日(日)止。
- 本活動為教學相關主題的研習,將核發研習時數證明(2.5小時)給予全程參與者。
陸、聯絡人:大同大學 張悅倫助理 (02)7736-4704;ylchang@gm.t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