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20230110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行動諮詢服務
20230110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行動諮詢服務 活動照片
-
【活動預告】『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學生工作坊【高雄場】開始報名囉!
你喜歡學校的通識課嗎?
你期待在通識課學習到什麼?
如果讓你來設計通識課,你會設計什麼樣的課程呢?
『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可以讓你的願望成真!!!
價值10000元~2天1夜的工作坊,只要全程參與完全免費喲!
你還在等什麼?4/22-23【高雄場】等你來報名!
-
-
20230614 高雄醫學大學 行動諮詢服務
2023060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行動諮詢服務
-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易經與生涯規劃」
本社群係由召集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高義展博士,於112-2學期執行「易經與生涯規劃」3學分通識教育課程,特邀請目前在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12-2學期開課的教師包含陳銘村老師、黃哲彬老師、李明德老師、蔡鎮戎老師、陳旭能老師、以及莊佩真老師等,通識教育核心資深兼任教師共同籌組本社群。
本社群預計透過本計畫召集人的教學經驗及藉由本課程,透過網路線上教學觀摩會、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會、社群讀書會、主題教學經驗分享會、數位教學媒材研發討論會等社群活動,進行以易經理論為核心思想的研討,發展出易經理則與數術應用於生涯規劃的社會學科領域的通識博雅相關課程。
本社群活動,除了開啟我校通識教育中心對儒家經典探討的博雅學風之外,更能引導本社群教師共同探討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等各家經典內涵,並能引導師生轉化應用於生涯的規劃與人生哲學的建構,進而整合教育資源以精進師生終身學習力,落實全人化與博雅教育之理想。
社群召集人:高義展教授
社群成員:陳銘村助理教授、黃哲彬助理教授、李明德兼任講師、蔡鎮戎兼任助理教授、陳旭能兼任助理教授、莊佩真兼任講師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高雄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永續發展」
本社群是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以下簡稱高空大)通識教育中心的專兼任教師為核心,並邀請高空大大傳系、高餐大通識教育中心、中山大學公事所等專任老師加入所組成。本社群承續前次「都會發展規劃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開發計畫的理論基礎,進行本次落實於「高雄發展概論」課程的執行計畫。
介紹高雄市的發展歷史脈絡,從原住民在高雄、閩客族群開發高雄、大航海時代的高雄、鄭氏開發、清朝設治、日本開發哈瑪星、鹽埕、高雄港建設、國民政府規劃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2000年以後的各項新建設,以及展望未來的S型科技廊帶、新南向基地、淨零政策等永續發展課題。
同時,也將介紹高雄市各個階段的歷史性建築與指標建築特色,並將重點介紹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多元宗教特色(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錫安山)、海洋產業與遊艇活動產業發展、全球視野下的未來高雄新視野等專業主題。
社群召集人:胡以祥副教授社群成員:何清林副教授、黃建超副教授、劉維群教授、謝政勳助理教授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食 •藝 -創新與永續」
「食•藝-創新與永續」教師社群是結合高科大各校區與外校教師,透過社群專題講座、實做活動、互動討論與經驗分享等不同方式,針對社會人文、設計思考、視聽藝術、環境永續等「泛人文藝術」之相關議題進行互動交流,深入探討並進行學習分享,進而產出創新的教學設計與課程活動。
本次教師社群所選定的主題為「食物設計」,希望藉由食物與食材有關的在地文化、環境永續,以及個人對食物人文記憶與特殊生命經驗特質,引導出對於相關「食、藝」主題的討論,讓不同專長的教師齊聚互動分享討論,發揮加乘的教學效益,鏈結教師既有的課程,使之深化相關議題討論,建構生活美學與應用的課程設計執行。
社群召集人:林世凌副教授
社群成員:謝佳穎助理教授、唐宜君助理教授、陳怡君助理教授、陳如萍助理教授
-
【典範通識課程】音樂賞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林世凌副教授
本影片為【IGER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 分項計畫2 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師社群計畫】所製作
典範通識課程為邀請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勵屆得主,分享課程設計know-how、課程特色及課程轉化歷程,以供全國通識教育教師參考,提升整體通識教育品質。
本課程盼藉由對音樂元素與本質的認識,欣賞各類型音樂作品,培養學生音樂的基本常識,增進學生音樂聆賞的感受體驗能力,透過不同音樂作品的介紹與賞析、使學生充分認識音樂藝術表現的多樣性,積極提升學生創造性思考之能力。
特別感謝:林世凌副教授、參與課堂學生 音樂來源: Chill Instrumental [Non Copyrighted Music] "Embrace" by @Sappheiros
歡迎底下留言討論通識教育~並訂閱我們!分享影片! 【參考資訊】 計畫官網:https://iger.pro.edu.tw/ 計畫 計畫FB粉專: / iger.edu (快來按讚以獲取最新通識教育資訊!!) 聯繫EMAIL:iger.edu@gmail.com、iger.cdtc@gmail.com 分項計畫: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師社群計畫
-
【優良實務學校】整合盤點再出發: 高雄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轉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高科大),是由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於 2018 年合併而成。從三校整併的一開始,便對通識課程有許多討論。
回憶這段過程,博雅教育中心主任林世凌說,學校在併校初期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三個科技大學本身的通識課程架構不同、通識中心屬性不同、通識學分認定也不相同,如何保留三校的特色等,但正是這些危機促成高科大重新盤點通識課程,打造新風貌的轉機。
高科大一方面在組織上以「共同教育學院」統攝博雅教育(通識課程)、基礎教育(如中文、數學、物理等)、外語教育(英文),一方面透過課程架構,設計了保留三校特色的「核心課程」,同時回應學生需求,提出更多元彈性的自由選修、微學分、微學程等,建構具有高科大特色的通識教育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