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111學年課程開發教師社群「人生哲學」
本教師社群主要組成成員為本校核心課程人生哲學教師。有鑑於SDGs為重要發展之目標,且與每個人的生活有密切關係,故我們期望透過對SDGs的研究,把SDGs融入人生哲學的課程內,根據現有教案內容開發更為合適並符合現有環境的教案內容。本學期我們預計將聚焦於其中與本課程相關的五項目標,並產出對本校其他教師有所幫助的教學教案。未來我們將透過學理研究,產生人生哲學教學及理論相關的論文內容。
社群召集人:黃鼎元助理教授
-
111學年課程開發教師社群「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
本教師社群成立的目的希望將(一)專業融入通識,提升學習興趣,(二)通識結合專業,達成寓教於樂,(三)兼顧通識教學與專業知識傳承,共創雙贏。配合的課程「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將以跨系(電機系+環工系+通識教育中心)/跨校(大葉大學+中州科技大學+明道大學)/跨域(專業系所+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含再生能源科技的專業知識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通識議題,二者的結合(1)符合專業與通識的融合,並且(2)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社群召集人:陳木松教授
-
111學年課程開發教師社群「SDGs的第一堂課」
本教師社群希冀可以支持全國高等教育希望推動 SDGs 入門課程可以有其參考,主要也是 可以推動 SDGs 是需要透過通識入門課程普及,才能進而銜接到專業系所學習,最終學生進入真實世界能透過專業解決真實世界課題。這也是關鍵與重要的基礎內容。
社群召集人:何昕家副教授
-
20231110「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高雄場
2023年11月8日假高苑科技大學舉行之「通識課程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培力研習活動照片
-
112學年通識課程開發社群「未來地球:學院攜手環境永續學程開發計畫」
文藻外語大學的校訓為敬天愛人,旨在培育熱愛生命、具有國際觀,能服務社會的語言人才。此次社群計畫基於前期合作的經驗,預將課程的單一單元擴大為通識課群,乃至於跨院合作的學程,期待擴大學生的視野從個人擴及社會,放眼世界。
文藻外語大學各系課程對SDGs議題或ESG議題或有涉獵,但各系之間少有橫向連結。本課群計畫希望將通識中心有多門環境類課程(如全球氣候與環境變遷、綠能科技與低碳生活、森林資源及綠色產業等)優化教學內容,也能規劃相關新課程、教師能與時並進,增加教學能量,並嘗試與其他系所合作,串連成一系列涵蓋概念性與實作性的環境永續與企業責任之相關學分學程。
社群召集人:吳宜真副教授
社群成員:李雪甄教授、陳靜珮副教授、潘存真副教授、黃翠玲助理教授、陳玉珍副教授、蘇百薇兼任助理教授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
本教師社群成立的目的希望達致以下目標:
(一)專業融入通識,提升學習興趣
(二)通識結合專業,達成寓教於樂
(三)兼顧通識教學與專業知識傳承,共創雙贏
配合的課程「能源科技與環境永續」,將以跨系(電機系+環工系+通識教育中心)/跨域(專業系所+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含再生能源科技的專業知識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通識議題,二者的結合,以符合專業與通識的融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社群召集人:陳木松教授
社群成員:陳建憲副教授、李得勝副教授、賴美秀講師
-
112學年通識課程執行社群「人生哲學」
本社群為延續2023年獲教育部補助之人生哲學教師社群。2023年時我們研究如何將SDGs融入教學之教案研究開發,產出教案共五篇並進行成果展示。
本次教師社群以執行為目標,透過執行優化教案,透過發展專門設計SDGs目標中5及13兩項目標之相關教案,並安排針對AI工具(如Chat GPT)導入人生哲學教案內作為輔助工具之可能性的討論。
社群召集人:黃鼎元助理教授
社群成員:林湘義副教授、吳明峰助理教授、張勻翔助理教授、李晨音助理教授、黃冠潔兼任助理教授、劉美惠兼任講師、李纘德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