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談的是未來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通識教育,因此除了掌握上述的大學發展歷程外,還應注意整個社會環境的重大變化。以下三個面向值得共同思考:第一是新價值的興起,其次是新科技的出現,第三項則是新世代當家,也就是當下的學生已與過去很不一樣。
(一)新價值(重組)
社會上浮現的新價值很多,永續價值可能是最值得重視的一項。聯合國曾於 2015 年公佈「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17),如果仔細觀察可以將其歸納成三個核心, 第一是强調繼續成長,其次是追求社會進步,第三是環境保護。
合併觀之,這三項強調人類追求的最終目的在於實踐世代公平與跨世代公平。換言之,成長與進步的果實不應為少數人得利,而是希望能讓這個世代的每一個人都保有「生而爲人」、「眾生平等」的基本人權。另一項是跨世代公平,指環境保護的基本核心主張就是不要將我們這一代的垃圾留給下一代。
這兩個核心價值在未來的高等教育都應該落實。高等教育過去努力宣導的是世代公平,但是沒有刻意處理跨世代公平,未來要讓每個人都能心靈合一、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二)新世代(當家)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新世代」的來臨,指現在就學的大學生。他們是「數位原生族」,與手機、筆電(notebook)以及其他電子設備一起成長,對於資訊設備的使用非常自然。
此外,現在的學生是在「108 國教課綱」指引下長大,在高中階段受到的教育模式與前大不相同,重視「跨域」、「彈性」、「素養」的學習,強調教師要透過各種不同類型的專題實作,讓學生可以跨域且有彈性的自主學習,其所培養的不只是知識也不只是能力而是綜合的素養。
如果用這樣的組合來凸顯現代社會的大學生,大家應該都會同意他們已與我們以前一貫持有的印象顯有不同了,多元價值已在新世代逐漸浮現,社會不應以過去傳統的功名利祿來判斷年輕人的成就。未來高等教育如能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教學研究, 應更恰如其分。
(三)新科技(過剩)
第三個重要趨勢,當然就是今天大家關心的重點,AI。我自己是創新與科技管理的專業,對 AI 這件事情早有警覺也有一些領悟,以下分享我的心得。
1. 人的本能
討論 AI 之前應先「認識自己」,可用以下六項說明「人」的本能。第一,「人」 有身體感(或稱聽、觸、看、嚐、聞等五感),可以有效地感知周遭環境並表達意圖。 第二,「人」本就是專家,聰明的大腦會進行演繹推理然後做出判斷。第三,「人」 能進行啟發式的問題處理,也就是洞察複雜環境的訊息,基於過去的知識與經驗提供靈活、即興與直覺的解決方案。第四,人具有處理語言的能力,可以辨識他人的意見表達(包括文字、聲音、影像、氣味等),無須透過任何設備的協助來讀取、理解。 第五,人有知覺、表達與社交的能力,有意想不到的靈感,也有情感、能創作,可以針對受眾的情緒產生不同的互動形式。第六,人際間可以經由認識、社交產生互助行為並建立很強的社會信任,進而發展成為有機組織體,共同完成大事。
以上六項大致描述了「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今天討論 AI 的發展,可以用其來衡量 AI 已經做到多少,藉此掌握其價值與影響。
AI 對人類社會可能產生多大影響?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2014 年的專著《大歷史》(Big History: From the Big Bang to the Present)曾經提及人類從野蠻人、直立人、智人到神人的發展過程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是工具,乃因工具的不斷進步讓人可以超越肉身所能做的事;第二是語言,因為可以與別人溝通,而後逐漸發展成為「組織體」,超越個人智能並運用集體力量來做更大的事。
AI 智能的進步會不會終將超越人類並帶來人類的滅絕,還是有可能讓人類有個超能力的工具,幫助人有一天成為「聖人」?
2. 形塑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AI 工具與過去的資訊科技工具確實不一樣,可以做到自然語言的溝通且人人可用,因此必然會快速地滲透到每一個生活領域。這與過去我們要學習很久的資訊科技專業且只有少數人能夠操作的現象顯有不同,因此 AI 科技必將形塑完全不同於過去的生活方式。
從工業革命、數位革命到 AI 革命,每個階段都帶來不同挑戰,如工業革命改變了生產器具,數位革命改變了生活方式,而 AI 革命將會挑戰生命價值。更具體地講,它對工作模式、產業形貌、學習模式、高教場域、專業社會治理邏輯以及生命的意義感與目的感都可能產生巨變,而這也是今天討論通識教育時值得進一步分析之因。
我很高興最近看到國發會的主張,強調台灣如要「翻身」,就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靠製造。如果要讓自己的價值倍增,就要努力去問,這個新科技在日常生活要怎麼用、用在哪裡才會有更好的價值。國發會擬定的方案,就在將 AI 的生活應用當成非常重要的工作。
最近好幾位產業先進演講時也都提到,整個 AI 產業目前在全世界大概有 500 億美元的產值,但使用 AI 工具轉成產品服務賣出去的大概只有三十多億,這個情況與當年美國人到西部挖金礦時的現象相似。當時很多人聽說美國西部有金礦,就從東岸跑到西岸想去挖金礦,結果挖到金礦的人很少,真正賺到錢的是賣鏟子的人,因為要去挖金礦就得先買鏟子。
今天的 AI 發展十分類似,大家還沒有找到金礦但深恐錯失機會因而都急著買鏟子。有人問 AI 會不會成為泡沫,我覺得不會,關鍵還在我們找到金礦了嗎?怎麼去用這個鏟子?這些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找到用途要從需求面出發,這要有很強的人文素養,從了解人的日常習性著手探究適合人類的生活方式,進一步發現人類的生命意義。
生成式 AI 需要以大量的資料庫為基礎,資料的所有權就成為大家關心的另個議題,包括兩個層次,首先是個人隱私的資料需要被保護,其次從國家的立場來看,我們如何確保國家的資料主權、確保使用 AI 查到的文字內容能夠跟自己的文化或體制一致,這是重要的公共議題,當然也是未來高教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