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對我們教育的批判話語言猶在耳:側重文學又不將其運用至溝通交流,造成了知識與生活的割裂;缺乏算數訓練,且在哲學層面「信守經典、不事思辨」,阻礙了個體邏輯、思辨能力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勃興的通識教育與現代大學一樣,希望在社會與個人間找尋共贏,實現社會發展與人之價值。如此地檢視今日的大學通識課程,能不能說已經有效回應了國際上對我們本土文化質疑的聲音?我們是否看到學生的特性並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了呢?
蒲彥光主任以孔子的兩位弟子為例提示教育觀念的變遷:台灣教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更容易欣賞顏淵般沈默寡言、內心深沉的人,對於勇往直前的子路,則因其冒失的行為常常心存偏見,而現在,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老師已經越來越能包容像子路這樣的學生,易言之,「有勇氣犯錯的子路,才是我們不夠認識的人」,但相應的課程是否也呈現出包容的態度,容許學生去探索、去試錯呢?
成果專區
iGER主題短講-推動策略 | 回歸教育初心,如何在「人」與「人才」間量體裁衣?
2024-04-18
批判中應運而生的通識教育
明志量體裁衣的選擇:內外兼修的全人教育
明志科技大學的現況是一所以科技為主導的技職院校,其學生規模不過4000多人,發展方向則重視科研與學校排名。基於這一實際,通識教育中心在初期的課程構想上,就弱化了技術性課程,代之以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卻難在專業課程中解決的問題,像是:敘事能力、專注力、社會實踐力等不足。
為此,蒲彥光主任將「全人教育」理念,轉化為內外兼修的課程,以期能培養學生從「全人」(綜合素養)到「公民」(社會實踐)再到「達人」(職業技能)的成就,透過正式、輔助及潛在課程的安排,以全方位及跨領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成人成材,最終為技職教育樹立典範
「外王」與「內聖」的大學之道
在「內外兼修」的課程編排上,以核心課程大學之道的「外王」與「內聖」最具代表,「外王」主要是走出校園的「在地踏查」,它遵從學校以工科為重的辦學特色,將學科的專業知識與社會議題連動起來,比照成功大學的通識課程小班編制經驗,每學期編排42條線路,每條線路不會超過25個人,在共計8小時的時間裡,學生要完成包括:行前2小時的議題介紹,與4小時的行動走訪,結束後的心得討論與學習單填答,緊鑼密鼓的時間安排與實際議題參與,既與USR課程聯動起來,也活化了學生們在學校的所學所想。
「內王」指的是以「正念體驗」為代表的修身課程,建立的初衷是考量到時代變化太快後,對人心理造成的衝擊與不適,為能讓學生內心安定下來,通識教育中心與北藝大聯動,不僅有具身學習的課程,還特別建置「正念靜觀中心」,提供給有興趣靜坐的師生一個靜心的空間。
用通識挖掘教育的潛能
對比近兩年大一學生的中文讀寫檢測(台中教育大學中文能力測驗中心),明志通識教育中心發現,學生語文能力的功能性導向更強、敘事性能力有待精進,批判思考上則有弱化傾向。為改善這一情況,他們特別設置閱讀與書寫能力的活動,包括但不限於專題競賽、社區教學、引導學生參與到與失語症病人的溝通中等議題。
要而言之,大學既是培養人,也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在教育全球化、競爭激烈化的語境下,明志科技大學的通識教育努力在學校定位、社會的多樣化需求與學生個人成長中,尋求三者的平衡與共贏:人是在與他人、與周遭環境互動中成為自己、成為公民、成為技職人。通識課程作為串連人的成長,也串連社會需求的連線,將學生的興趣與在地的發展歷程銜接起來,其中累積的將不只是學生的社會實踐,更有其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的能力提升;與之並行的,另通識課程也是修正教育裡過多功利傾向的關鍵,通識強調的是廣泛的可被實踐的知識、綜合的素養與批判性的思維,而不僅僅是為了升職加薪的就業所學習的特定知識,一言以蔽之,教育之本,大道至簡,學校作為「人」與「人才」之間的轉合器,如何把控教育培養的方向,仿若追逐彩虹,雖看不到終點,卻始終值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