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由通識教育中心轉型升級以來,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以大膽創新的性格,重視跨域思維、在地連結、環境永續等特點,數度躍上《天下》、《遠見》等知名媒體版面。在跨領域當道的時代風潮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如何看待通識教育在高教體系下扮演的角色?他們又是如何大膽「玩」通識?
成果專區
【優良實務學校】斜槓的意義,是讓你長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以通識打造斜槓青年培養皿
2024-09-09
大學之道生活營,教師引導學生透過合作及跨域完成任務(照片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提供)
邁向專業前的基礎知識,愈普通愈好!
「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有很多種說法,但目前最可理解的,我認為是:一個人在成為專業之前,必須先有的一些基礎知識。」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兼西灣學院院長王宏仁說,自己剛從當前最火熱的 AI 人工智慧訓練中得到啟示。
「其實一開始,AI 訓練是很不被看好的。因為在 2017 年之前,培訓 AI 都是餵專業資料——法律 AI 就餵法律,醫學 AI 就餵醫學,結果發現很失敗,沒人看好。反倒是後來的 chatGPT 另闢蹊徑,什麼文章都餵,科幻、言情、哲學……全部都餵,後來發現這樣訓練出來的 AI,竟然比那些專業的還要厲害。」王宏仁院長進一步解釋,人的教育也有類似之處,「所謂的基礎知識必須是非常廣泛的,什麼都要學,這樣當你在學另一個新的東西時,觸角與理解力都會增加很多。而且我們在真實的人生中,必須了解人性、了解社會如何運作,這樣面對實際問題的時候,才有跳出既定 BOX 的能力,突破思維侷限去解決困難。」
「但是,臺灣人在上大學以前的普通教育,可能都還『不夠普通』。」王宏仁笑說,「所以才需要大學提供通識教育,讓同學們能夠在普通教育的知識之上再往專業前進,這樣你的基礎就會很穩固。」
那麼,中山大學提供的通識教育到底有多普通?王宏仁舉例:「有一門經濟社會學,聽起來很專業,但全校學生都可以修。老師就帶著學生去找霧台的咖啡小農,去看他們怎麼種、怎麼收、怎麼賣,然後思考可以幫小農解決哪些問題──裡面同時有社會學、經濟學的概念,還有原民文化的學習。」如果覺得還不夠普通,且再聽聽這堂:「還有一門課是教煮飯。煮飯學問可大了,什麼東西要先放、要後放,裡面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影響煮出來的味道好不好,這有物理與化學的內涵,也是常常爆滿的課。」
魯凱族霧台部落耆老帶領學生轉化自然資源落實生活科學(照片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提供)
透過原住民小米播種儀式,引導學生自然與文化意識(照片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提供)
跨域教育是土壤,讓學生長出自己的樣子
通識教育除了讓基礎穩固,王宏仁也提到專業學門內的知識與技術在未來很有可能被汰換,「我自己是商科畢業的,當年學的貿易報關那些技術早就都不能用了,現在甚至用手機就能完成電匯的程序。所以在大學學的東西不應該只是技術的,那變化太快了。」
不但技術變化快,新世代的產業結構、職業樣態也一直在改變,當大學科系不再完全對應於職業、學校教的技能很可能被時代淘汰時,學生該怎麼辦?「其實你如果基礎的東西有學好,就可以應用到非常非常多地方。」王宏仁以自身學習經驗為例,「我在大學學到最有用的東西,其實是邏輯訓練,學習如何去提問一個好問題。」他說自己當年第一次修微積分時被死當,重修後發現「微積分其實就是一個基本的邏輯推理而已啊!好有趣!」像是打通任督二脈,接著再學經濟學,就容易多了。
「西灣學院希望培育的就是這樣的斜槓青年。」王宏仁說,西灣學院的學生畢業後,資訊工程、海洋保育、社工、管理等各領域都有,學生有了基礎功與對世界的好奇心及跨領域能力,就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斜槓的定義,是你可以長出你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學校教育只是提供一個培養的土壤而已。」
透過桌遊將程式設計應用至生活與跨域學習(照片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提供)
從通識中心變成獨立學院,創造鯰魚搗蛋的水池
西灣學院最受關注的另一項特點,是由院級單位的通識中心升級轉型成一個正式的獨立學院,可以成立學程與研究所,實際招收學生。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蔡俊彥表示,「以前學生學通識,可能就是來拿個學分而已;但有了招生制度後,很多學生是對於跨領域的學習有認同,進而主動加入學院。」
除了招生之外,蔡俊彥觀察到成立學院的另一個較大的轉變在於制度鬆綁,「例如我們近年會成立一個國際原民專班的學位學程,這就是因為學院的制度鬆綁,可以把一些更有特色的學系加入進來。」以往通識中心可能就是一些固定的課程,但是當成為一個學院之後,老師、學生、外部單位甚至業務的交流,都可以在學院裡變得更加活絡,「就像是創造一個可以讓鯰魚搗蛋的水池,整個生態就會變得更活潑。」
在課程設計上,西灣學院的課程強調跨領域與實作兩大重點,授課教師本身也要很有跨領域的熱忱。王宏仁說,「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願意跨領域,你怎麼去要求你的學生要跨領域?」他舉例,運動健康中心羽球專長的教師與資工系的教師合作研發 APP,讓學生可以透過 APP 學習正確的姿勢,就是一個互相對話共創的例子。
然而,要溝通聯繫各單位並非易事,王宏仁分享經驗:「我們每兩個禮拜會開一次主管會議,互相提出各自的情況來討論。」王宏仁笑說,他甚至覺得兩個禮拜開一次還太少,「因為有太多新東西、新現象、新點子想要去做,所以大家提出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彼此協助的地方,很重要。」至於會議的氛圍如何?「常常也吵得很厲害啊!這樣才好,不吵太恐怖。」王宏仁說,每個人站的位置都不一樣,本來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問題。因此西灣學院也致力打造出一個讓各單位可以發聲的組織文化,讓更多的可能性被討論,進而發生。
(採訪撰文/曾令愉)
多樣化講座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環境(照片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