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下的大學資訊科技素養】
廖峻鋒/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兼電子計算機中心副主任
在當今數位時代,資訊科技已深入生活的每個層面。據統計,現今超過九成的戀愛關係始於網路互動,這與過去的社交模式有了顯著轉變。面對這樣的改變,大學教育體系也需要與時俱進,重新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
整體而言,世界各國對資訊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東歐和東亞較為積極,將資訊教育納入正式課綱;西歐及美加採取較為彈性的輔導方式;拉丁美洲和非洲則因基礎建設不足,尚未大規模推行。具體來看:
中國在2022年新課綱中已將信息科技列入小學至中學必修課程,並在大學階段透過獨立招生方式,將資訊能力納入考核要素。日本自2020年起逐步將程式設計納入各級學校課程,並視資訊能力為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韓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必修程式設計,每年要求授課時數。新加坡則將資訊科技納入O-Level考試科目,強調知識、技能和素養的均衡發展。
台灣從108課綱開始推動程式設計教育,國中有必修六學分,高中則有必修兩學分。從APCS的統計數據來看,學生在觀念方面有明顯進步,但在實作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間。然而,由於資訊不是大學入學考試科目,在實際教學現場常面臨重視度不足的問題。
隨著ChatGPT等AI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資訊教育面臨新的挑戰。AI在文字理解、語言處理、程式撰寫等領域的能力已超越一般人類水平,未來職場中,初階白領工作可能被AI取代。這種改變可能會打破傳統的職業發展路徑,出現更嚴重的數位落差。有專家指出,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數位落差,不只是使用能力的差異,更是在AI應用能力上的差距。那些能夠善用AI工具的人,將在職場上擁有明顯優勢,反之則可能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為應對AI時代的挑戰,大學資訊教育應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量化分析、運算表達理解和創作能力。同時,設計實踐導向的評量活動,要求學生進行專題開發或針對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都有助於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作經驗。此外,一些創新的教育模式,如法國的School for 42和台灣的Edwards學校,也值得關注。
未來社會中的公民需要具備對AI的基本認知,包括理解AI的優劣勢、決策制定能力等。這些素養不僅關係到個人的職業發展,更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數位轉型過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使其能夠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在人機協作的時代中發揮自己的優勢。
資訊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程式設計師,而是培養具備數位素養、能夠善用科技工具,並具有批判思考能力的現代公民。在這個過程中,跨領域整合和實務應用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且需要應對AI技術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