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通識教育的定位與精進
本文根據iGER計畫所舉辦「2024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高教最難論壇」整理而成。
在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中,通識教育一直扮演著重要但又備受爭議的角色。從1996年教育部推動共同必修課程改革以來,通識教育已走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在思考一個根本問題:通識教育究竟應該如何定位?這個問題不僅關乎教育制度的設計,更攸關我們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
永續發展目標學的啟動:虎尾科大通識教育的轉型任務
【分區諮詢服務座談會】
優良實務短講:永續發展目標學的啟動:虎尾科大通識教育的轉型任務
■講者:康世昊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
《iGER通訊》第七期
本期《iGER 通訊》以「通識教育的轉型與創新」為主軸,深入探討當前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在「有力觀點」專欄中,淡江大學劉金源講座教授針對通識教育的組織形式提出深刻見解,強調無論採用何種模式,關鍵在於資源投入與教師的熱情,這為我們思考通識教育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主題文章部分,從臺師大與屏東大學的實踐經驗中,我們看到改革需要明確動機與因時因地的策略;虎尾科大的轉型故事提醒我們,危機往往也是契機,可促使通識教育重新思考自身定位;而中山大學、明志科大、臺科大的訪談則揭示了「有錢有人」與主事者的重要性。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期推出的「資訊科技素養」教學模組,結合生成式AI與數位學習,為後108課綱時代的教學創新提供了實用工具。這些模組不僅能提升學習動機,更能減輕教師負擔,是數位轉型下的創新解方。同時,我們也介紹了「108課綱×通識教育之教學實踐工作坊」,協助教師釐清並修訂素養導向教學規劃,從激發問題意識到建構學習系統,提供了完整的教學實踐指引。
通識教育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變革,同時堅守教育的本質與使命,期待本期內容能為各位讀者帶來啟發與思考。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follow《iGER通訊》,看更多豐富的內容。祝福大家! -
《iGER通訊》第六期
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化快速的時代,大學教育的意義不再僅止於知識傳授,更在於培養學生面對人生挑戰的智慧與能力。本期《iGER通訊》以「生命教育」為主題,深入探討當代通識教育如何回應學生在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及生涯選擇上的困境。
從哈佛大學的調查中,我們看見如何讓18歲的學生學習「一輩子需要但眼前看似不需要」的能力,關鍵在於提升學習的切身性。本期專題呈現了從教育反思到全人教育的理念轉變,以及生命教育跨域推動的重要性。我們也很榮幸能夠介紹《生命教育與通識素養》新書,該書匯集了全台十九所學校的創新實踐,從師範大學到軍事院校,展現了生命教育的多元面貌。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iGER-Courses將開設七門精彩課程,涵蓋設計人生、AI應用、跨文化溝通等主題。此外,2025 Coding 101競賽的成果也讓我們看見跨領域學習的無限可能,文組學生的優異表現更證明了通識教育打破學科藩籬的價值。
我們衷心期待在即將到來的「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育教師交流會」中,與各位同道相遇,共同探討通識教育的未來方向。讓我們在這個夏日,為通識教育注入更多生命力與創新思維。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follow《iGER通訊》,看更多豐富內容。祝福大家暑假愉快! -
-
-
-
-
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
日期:114年7月24日(四)
時間:上午09:50-下午05:00(上午09:20 開始報到)
地點:政大研創中心(地址,可點擊察看)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會議議程連結: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可點擊察看) -
界而無界—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
感謝您今日蒞臨參與全國通識教師交流會,
期待您留下寶貴的意見,
讓我們能夠持續提供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