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20230714 iGER DAY
- 1個 Z 注目
- 3位校長觀點
- 4段風起雲湧
- 5大主題向度
- 10場實踐建構
iGER Day, the day we are eager for change.
假 政大公企中心之活動照片
-
【IGER出版】《博觀通識》系列專書:優質通識教育實務最佳參考文獻之一,歡迎下載共享!
推動優良通識教育實務最佳參考文獻之一!
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IGER)於2024年7月出版《博觀通識》系列專書,目的在透過專書出版為我國通識教育建置文獻資料。
《博觀通識》系列為學校整體通識教育的專書,共計4本,涵蓋37所大學的撰寫和分享,包括:《博觀通識:國立研究型大學》、《博觀通識:國立大學》、《博觀通識:私立大學》和《博觀通識:科技大學》。此系列同時出版紙本書籍和電子書。
《博觀通識》系列的四本電子書已於雲端分享,網址為: https://reurl.cc/rvjAVy 。誠摯歡迎大家將此連結轉發給貴校師長並下載運用。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從114年開始倡導各校共享優良通識教育實務經驗與資源。相信《博觀通識》系列的出版,必能促進共學共好,增進各界的通識知能。 -
2024年iGER Day成果發表會「融通與貫串──通識探索之旅」
2024年iGER Day成果發表會「融通與貫串──通識探索之旅」活動照片
-
【專題演講】吳思華前部長:永續 AI 時代的通識教育
李校長、曾專門委員、陳科長、在場貴賓、各位關心通識教育的老師、朋友們,大家早安。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應「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辦公室」的邀請,來這裡做一場專題演講。
我一直以為,通識教育應是高等教育的基礎與核心,高教工作者應該非常認真地努力貫徹。記得當年我剛接任政大校長時,行政團隊推動的第一項「教育創新計畫」 就是做「書院教育」。我們當時認為,若能將課堂學習與書院代表的日常生活緊密連結,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
剛才李校長與曾專委致詞時也都説到,關注大環境的發展趨勢非常重要,我認為其中有兩個趨勢須要特別留意,一是永續二是 AI。它們代表兩種不同的發展取向,但都有共同課題,就是關注我們的下一代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以下的報告分為五個部分:先談一下大學的演進,接著說明遽變中的世界,然後分別介紹高等教育的人文創新、通識教育的翻轉以及行政配套等議題。
-
【IGER出版】《他山之石:通識教育的國際視野》外文專書,歡迎下載共享!
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IGER)於2024年7月出版《Mutual Learn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General Education》(書名中文翻譯為《他山之石:通識教育的國際視野》)。該書匯集了美國、日本、韓國、荷蘭等國的通識教育文獻,分享豐富的國際視野與經驗。
該書同步發行紙本書籍與電子書(PDF格式)。電子書版本已上傳至雲端平台,下載網址的連結為:https://reurl.cc/p9mMql 。誠摯建議大家將此連結轉發各界,並鼓勵廣泛下載使用。
此電子書檔案亦提供至各校圖書館進行典藏,以促進文獻傳播效益與資源共享。 -
【高教最難論壇】慈濟大學:自愛利他.心懷天下
編按:
「高教最難論壇」是iGER計畫每逢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舉辦的例行論壇,每次邀請不同學校的校長分享觀點,除了交流各校在自身特色下發展出來的通識特質,更希望藉由每位校長的格局與視野,看見推動通識教育的困難點與突破方法。 -
【致謝】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
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圓滿結束!
感謝所有講者及與會貴賓的參與,與我們一同在廣袤的知識叢林中探索與歷險,願我們始終保有「思考的野性」。
從專題演講、高教最難論壇、探索共創、三場主題短講到綜合座談,在此起彼落的歡笑聲中,分享經驗、交流互動,度過充實的一天。
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各校的通識教育夥伴們並肩直面未來的通識教育,期待下次再相會。 -
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探索路徑後,如何確保通識的跨領域真學習?| 丁詩同教務長
全國大專校院 通識教育主管會議 | 高教最難論壇 - 通識的創造性轉化【系列短講】 特別感謝 國立臺灣大學 丁詩同教授 短講簡報:https://reurl.cc/vkkZYL 文章報導:https://iger.pro.edu.tw/result/news_detail.jsp?id=15 歡迎底下留言討論通識教育~並訂閱我們!分享影片! 【參考資訊】 計畫官網:https://iger.pro.edu.tw/ 計畫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ger.edu (快來按讚以獲取最新通識教育資訊!!) 聯繫EMAIL:iger.edu@gmail.com 分項計畫:總計畫辦公室 #通識#通識教育#教育 #education#IGER #liberalarts -
存在的意義-你,最想在通識課裡獲得什麼?
本支影片是一部人物訪談紀錄片,是計畫的第二支影片, 於2023年iGER Day計畫期中成果發表會上首播。 通識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邀請了大學校園裡的學生,填寫一份關於通識教育的問卷,藉由填寫問卷的過程,學生們展開了一場自我提問之旅,呈現他們對大學生活最直接的期待,以及對通識課的看法。 歡迎底下留言討論通識教育~並訂閱我們!分享影片! 【參考資訊】 計畫官網:https://iger.pro.edu.tw/ 計畫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ger.edu (快來按讚以獲取最新通識教育資訊!!) 聯繫EMAIL:iger.edu@gmail.com 分項計畫:總計畫辦公室 #通識#通識教育#教育 #education#IGER #liberalarts -
【2024 iGER Day】專題演講:永續AI時代的通識教育
【專題演講】永續AI時代的通識教育
講者:
吳思華 /
前教育部長、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