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專區
-
iGER行動諮詢服務(世新大學)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iGER行動諮詢服務第十彈!】
112學年度最後一次行動諮詢,我們來啦!
這次我們拜訪的是同樣位於文山區的好厝邊—世新大學。
來看看他們通識發展的現況和願景是什麼樣子吧!
【以數位和數據為軸】
世新大學為落實「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之主軸,發展出人文素養、社會科學、自然與資訊、運動與健康、特色通識,以及113學年度新增「語文通識」此六大領域之課程,未來開設課程除順應時勢潮流、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外,亦會以學生需求為目的。而世新與眾不同的特色通識課程,在數位傳播導向的理念下,多著重於媒體和創作層面,形成別樣的風貌。
【通識教育微學程】
舉辦讀書會之餘,世新大學亦設通識教育微學程,不只在人文科推動歷史視覺、全球視野兩門微學程課,還緊扣學校重視傳播媒體的校旨,推出體育影視和運動傳播π型人等課程,使學生將自身運動能力與學校所授之傳播專業相結合,有利學生未來的職涯發展。
【資訊素養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不再害怕和畏懼資訊課程,促進探索科技的興趣,世新大學將資訊素養課程的目標放在活用上:如創造自己的簡易日常小遊戲或查看天氣、訊息等生活實用資訊,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漸漸讓同學熟悉資訊科技,並可能進一步將其應用至傳播媒體中,成為學生的助力而非阻力。 -
iGER Day「融通與貫串—通識探索之旅」成果發表
繼2023年定調以iGER Day為年度成果發表會後,
2024年的iGER Day以「融通與貫串—通識探索之旅」為主題,
於7月4日(四)假政大公企中心舉行。
活動開場,
邀請前教育部長、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講座教授吳思華,
以「永續AI時代的通識教育」進行專題演講。
吳部長認為,在AI浪潮下,大學通識課應該要讓學生「更像人類」,
關注生活經驗、培養宏觀視野和慈悲心,
因為這些都是人類獨有的能力,無法被AI取代。
其後交棒給總主持人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
以及分項計畫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慧、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詹魁元教授、
政治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副主任廖峻峰教授,
分享iGER計畫執行以來的成果,希望以學生為導向發展通識之道。
下午則進入六大專題短講,
共分跨校合作、通識推廣、資訊通識、自主學習、日常通識實踐、素養導向等,
以再現通識教育現場為訴求,幾乎涵括目前通識教育教學現場的主要議題,
老師們除分享教學經驗與碰到的挑戰外,也試圖構築對於新通識的想像。
這次的iGER Day成果發表會共有全國大專校院共有90餘所學校、200餘人參與。
匯聚來自全國校院師生們在通識教育領域的多元經驗,
見證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與機會。
總之,通識教育的創新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更多通識教育夥伴熱情投入,
兩次的iGER Day已經逐漸匯聚一股量能,iGER計畫期許這股量能不斷擴展,
為臺灣通識教育的創新打開新的可能性!
最後,非常榮幸能和各位通識教育的夥伴們共度這一天!
讓我們一起將通識教育變的更完美吧!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