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陳靜珮教授在演講的結尾稱自己「是通識老兵,也是小兵」,這一矛盾的說法潛藏著哪些她對「通識」的理解?就讓我們跟隨陳靜珮教授的故事走進文藻外語大學的通識教育。
成果專區
iGER主題短講-多元跨域 | 十年間通識教育的創新實踐
2024-04-25
無心插柳 柳成蔭的跨域課程
約莫是101年,彼時,文藻外語大學的課程合作還都在同領域之間,一次偶然的邂逅,讓三名Z世代的女老師在靈感碰撞中推出跨領域協作的實踐,其中,陳靜珮教授以其環境的專長,協同另外兩名老師,一位精專統計、一位則在藝術生活美學領域耕耘。三位老師通過開設三門課,設置相同的作業,而讓同學有了就同一議題多元面向的整合思考,比如,一位同學就受日本浮世繪美學啟發,以波濤洶湧的海浪配上升天的靈魂來悼念海上逝去的生命。
這一課程模式所達成的教學效果,是三位老師與學生都始料未及的。從中深受啟發的陳靜珮教授自此底定了以視覺化的資料圖表說故事的教學模式。多年的課程教學累積下來,很多學生在這門以環境為主題的課程中,體驗並學習到了如何將統計而來的數據以美感形式呈現的方式。
代代迭新的學生,繪圖技術越發純熟,從手繪到電繪,他們已越來越能掌握視覺資訊傳達的精髓,陳靜珮教授於是開啟了她的加碼計畫,認為只有一張圖還不夠,還要加入知識性的內容與架構,期待學生能在視覺化的資料圖表中不斷累積學習的深度與厚度。為此,陳靜珮教授推出了她的敘事力計畫,也就是與數位技術、影像技術、視覺設計的老師戮力合作,試圖從其跨學科整合中,創造出全新的知識和解決方案。
通識教育與學務的融通
「通識的工作與學務是融通的」陳靜珮教授如是說。無心插柳中走入通識教育的陳靜珮教授,似乎與通識有著天然親近的思維,而這也影響到了她的學務工作開展:她一面從課程學生的作品裡擷取一些視覺化的文本,將其運用至學校的公共空間佈置裡,以潛移默化地傳遞環境議題;一面也鼓勵學生以實踐為導向地展開學習,先是帶領他們做環境觀察,並將自身視為導覽員,以自己的視角一邊瞭解生態與校園周邊生活,一邊以另類地圖的形式向新生、外籍生,介紹自己眼中的校園,像是省錢的地圖、沿岸市場的地圖等。
在陳靜珮教授看來「社區就是一個天然的教室」,以學校對面的小學為觀察對象,陳靜珮教授帶領學生製作教育服務教案,將學生的課程成果轉化為服務實踐的素材,分享給小學的小朋友們,比如製作小朋友喜愛的貼紙,帶領他們認識自己所在的周邊環境。
「地圖」裡的通識
陳靜珮教授的通識教育課程總是強調地圖在通識教育中的應用。之於她來說,「地圖」已不僅是地理的表達工具,更是敘事的載體。學生通過創作校園和社區地圖,不僅學習到地理知識,更從中得到社會洞見和文化理解。這種基於地圖的學習方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另一地圖素養融入通識教育的重要面向,則是基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學生習作的多個案例,已不難看到學生將知識應用至社區服務和環境保護項目的社會行動,如環境觀察、社區導覽等。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也促進了他們的社會參與和公民責任感,更不必說,陳靜珮教授在《地圖與生活應用》課程裡,通過讓學生繪製中壇元帥(三太子)遶境路線圖,來傳遞學生有感的在地文化知識。一言以蔽之,通識教育是生活知識、技能與關懷的日常實踐。
持續的學習與成長
陳靜珮教授認為通識教育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續探索和實踐。而這也揭開了老兵與新兵之謎:之所以說是老兵,乃因她在文藻外語大學服務已30年之久,這之於一位教育者有限的生命而言,已是豐厚的教學經驗與實踐,而之所以說是新兵,則是站在通識教育的整個發展來說,陳靜珮教授仍想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與成長的可能,以從文藻外語大學自身的特性——私立的以文科為主的學校,探索通識教育如何能帶領學校行之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