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Java、JavaScript …即便不是工程師,也多少聽過甚至了解過這些程式語言,如今,程式教育不僅是資訊科技的一部分,也逐漸成為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面對全球多個國家,如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將程式語言納入中小學課程甚至列為必修課程,2017年,新版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也將科技領域從自然領域獨立出來,規劃將國中及高中必修納入程式設計。有著資工教育先驅之一美譽的逢甲大學,2017年也推出雙語課程,並著力思考如何將英語與程式語言的學習結合起來,使其達成全人素養的教育效能。
成果專區
iGER主題短講-全人素養 | 為人生編碼 TA公約裡的全人素養
2024-05-02
從學生需求中發展出的程式邏輯課程
擔任逢甲大學資訊教學中心主任的蔡國裕副教授,從學生對程式教育的反饋中了解到:非資工系的學生常會質疑學習程式的必要性「我就不想寫程式,為什麼要寫程式」,而對於資工系的學生來說,諸如APP Inventor的程式開發像是玩具,整學期教育成效甚微,但對於非資工科系的學生來說,APP Inventor則是難如登天的學習體驗。
為在程式教育中平衡這兩類學生的需求,蔡國裕副教授試圖尋找各學科培養人才的共性——邏輯能力,於是,他將邏輯訓練與程式學習相結合,希望能以兩學期,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簡單的程式設計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繼而可以學以致用到本專業的學習及其日常生活的思辨裡。
為此,蔡國裕副教授特別關注程式語言本身的邏輯適切性,以及程式語言的入門難易度,並在學生修課前與結課後進行前測與後測,以考察學生邏輯能力的提升狀況,為改進課程鋪墊。2020年,逢甲大學的程式邏輯課程已經在學士班中普及,結合歷年的程式教育經驗,蔡國裕副教授也翻滾出線上與線下的混成式教學, 教學助理(TA)協作機制即是其全人素養培育的重要一環。
教學助理(TA)與程式邏輯課程
在程式邏輯課程裡,教學助理(TA)都是具備程式語言技能的學生,蔡國裕副教授設立TA公約,意在幫助他們不只是技能運用教學,而是從同儕之間的互助、問題解決中,提升人文素養。蔡國裕副教授特別注意教學助理(TA)如何與外系學弟妹進行問題的溝通與解決,比如,很多資工系的學生在程式語言的掌握已經很精熟,但剛修課的學弟妹還處在摸不著頭腦的階段,教學助理(TA)能否靠近學習者的體驗,耐心地協助其走出當下的困局是很關鍵的,換言之,這裡不是「問題—解決」導向,而是傾聽與溝通的能力。
蔡國裕副教授也提及資工系的一些課程是由博士后擔任的,他們可能存在教學經驗不足的狀況,為此,教學助理(TA)需要主動擔任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樑,從學生的角度向講師(也是學長姐)建言獻策,以保證開設課程的品質。
課程之外,蔡國裕副教授也看到全校學校師生潛在的程式教育需求,於是規定每週一到週五18:00-20:00,在圖書館二樓,請教學助理(TA)協助他們檢視與解決程式問題。
這些經TA公約被規範下來的培訓,涵蓋了教學方法、程式設計技能及溝通技巧等多個方面,教學助理(TA)在其中獲得的收穫不只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更是倫理、批判性思考與社會互動等多方面人文素養的形塑。
深化全校資訊教育 鼓勵自主學習
程式邏輯課程開設之餘,逢甲大學也投入資源支持學生參加多樣化的程式設計競賽,如:2021年獲得全國大學校院數位人文大數據學生競賽踏實組第一名;2021 年在「2021APP移動應用創新賽」拿下二獎,2022、2023連續兩年,逢甲大學都拿到Coding 101程式競賽的「創新應用獎」等。
可以說,逢甲大學多年來都試圖深化全校程式教育與實作場域,通過建置多元的程式應用學習路徑,課程、輔導、競賽等,強化自主學習程式工具的應用能力,近年來,非資工系的學生投入到程式設計競賽的人數攀升,即是程式教育融入跨域學程的一個樂見成果。
結語
全人素養的培養不僅限於學術知識的學習,更在於學生自我的實現,這一實現不只是知識能否轉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能力,也是技能或技術背後能夠有著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的支撐,使其成為自主、互助、公好的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