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高教最難論壇」是iGER計畫每逢全國大專院校通識教育主管會議舉辦的例行論壇,每次邀請不同學校的校長分享觀點,除了交流各校在自身特色下發展出來的通識特質,更希望藉由每位校長的格局與視野,看見推動通識教育的困難點與突破方法。
成果專區
【高教最難論壇】靜宜大學:從Z世代學生的生命與學習經驗出發
2024-12-24
分項計畫:總計畫辦公室
為Z世代打造一個真實互動的校園
「每次回到校園面對學生,我都要跌倒一次。」穿梭於政壇與杏壇間,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文藻外語大學校長、輔大行政副校長等豐富經歷的林思伶校長,今年八月甫接任靜宜大學校長一職。面對新世代學子的樣貌,她笑說:「以前我會開玩笑比喻學生是很難溝通的外星人,現在不只是外星人,還是抽象人!」
「抽象人」是林思伶校長觀察到Z世代學生的一項特徵,「他們的思考很跳躍,不是線性邏輯式的。但是他們非常擅長上網找資料,不管你出什麼題,他都可以很快找到答案點。」由此,林思伶校長進一步勾勒出Z世代學生的「習性」:遇到問題先問搜尋引擎或社交媒體,其次問同儕與學長姐,最後才問老師;很會找資料,雖較缺乏判斷資訊正確性與產生自我創見的能力,但選課時也更注重網路片段式資訊無法達到的知識組織架構;喜歡合作學習,但忙於打工,很難湊出共同討論時間;面對職涯,想創業的人多於想就業的。
重新探索與定位
「我想的是,先把學生留在校園。」因應Z世代的數位習性,林思伶校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善校內的充電插座與無線網路,讓校園成為一個能充分討論學習的空間;在通識課程則強調,不是只有通識中心獨扛大責,而必須連結全校所有院系一起推動,進一步思考通識課程的跨領域議題;學制上則注重大一的「關鍵第一年」,讓學生從起步階段就養成參與式學習的習慣。
該如何啟動這一切?林思伶校長認為,最重要的關鍵是「認知」,「尤其是校長本身的理念,校務系統的支持」。面對當前多變的時代,學校需要更靈活、更具包容性,培養學生因應自身人生未來挑戰的能力,「我們有必要對教育的變革,懷抱更多期望。」
(整理撰文/曾令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