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探索共創成果分享
【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
探索共創成果分享
議題 1:假設您能設計一所未來大學,請問您會如何設計通識教育的組織與架構?
■分享人:葛傳宇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議題 2:通識教師需兼顧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多重壓力,請問學校可以有哪三種方法以支持教師專業發展及提升教學熱情?
■分享人:蔡蕙如 /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議題 3:請問學校如何透過通識教育回應全球重要趨勢與在地議題,規劃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請舉例說明。
■分享人:馬藹萱 / 國立政治大學副教務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議題 4:請問通識教師可採用哪些創新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分享人:鄒忠毅 / 中國文化大學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內容:
在探索共創討論環節,與會師長分為十六組,討論四個和通識教育相關的衍生議題。
討論結束後,再由各主題討論者推派一位桌長代表進行分享。 -
慈濟大學:自愛利他.心懷天下
【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
高教最難論壇:自愛利他·心懷天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之定位與實踐
■講者:劉怡均 / 慈濟大學校長
「最難的還是如何從學者成為覺者。」
在通識課程主題的選擇上,劉怡均校長強調追求品質,「我都和老師們說,千萬不要只把課程當成結緣品。」她以賈伯斯為例,「當年賈伯斯因為一堂書法課,而影響了今日改變世界的蘋果美學。好的課程,一堂就能帶給學生無限啟發。」
在「從學者到覺者」的這條路上,不只是學生,老師也是同行者,劉校長鼓勵每一位老師持續探索與精進,以通識教育推動良善循環。 -
主題短講:議題導向課程設計
【主題短講 1:議題導向課程設計】
講題一:跨域串流百搭美學課程設計
■講者:王玫 / 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講題二:報告老師,教室淹水了!—漫談災害風險課程設計經驗
■講者:潘宗毅 /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副組長
講題三:設計思維驅動的通識總整課程
■講者:黃仲菁 / 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iGER Day 短講:通識推廣】初探《博觀通識》專書的出版
【主題短講二:通識推廣】初探《博觀通識》專書的出版
引言人:
宋秀娟 /
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講者:
劉文清 /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國文學系教授
姜貞吟 /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
【iGER Day 短講:資訊通識】數位時代的跨域學習—資訊通識普及之策略以逢甲大學為例
【主題短講三:資訊通識】
數位時代的跨域學習—資訊通識普及之策略以逢甲大學為例
講者:
郭崇韋 /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iGER Day 短講:資訊通識】通識教育中的資訊科技素養:量化分析的實踐與應用
【主題短講三:資訊通識】
通識教育中的資訊科技素養:量化分析的實踐與應用
講者:
邱志義 /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高教最難論壇 演講座談
【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
高教最難論壇 演講座談
與談人:靜宜大學林思伶校長、致理科技大學陳珠龍校長、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 -
【iGER Day 短講:跨校合作】跨校選課與數位學習平台的實踐經驗分享
跨校選課與數位學習平台的實踐經驗分享
講者:
張哲維 /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運動休閒學系教授 -
【iGER Day 短講:通識推廣】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之聲」PodCast經驗分享
【主題短講二:通識推廣】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之聲」PodCast經驗分享
講者:
駱芬美 /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
【iGER Day 短講:資訊通識】人工智慧的素養與思維
【主題短講三:資訊通識】
人工智慧的素養與思維
講者:
張志勇 /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