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專區
-
iGER行動諮詢服務(銘傳大學)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iGER行動諮詢服務第九彈!】
這學期的行動諮詢服務即將進入尾聲,
這次iGER團隊來拜訪位在士林的銘傳大學。
銘傳大學是一所強調創新和應用的國際化綜合大學,
那麼,在銘傳中的通識教育是什麼形貌呢?讓我們來為大家揭曉吧!
【學生自主學習成效良好】
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動機,並達到跨領域學習的目標,學校擁有自主學習與學生募課之機制。於112學年度已完成12班之自主學習及3班之學生募課。此外,在推動機制下,也有許多學生因此在跨領域學習、學術研究和職涯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如通過申請國科會計畫、考取相關研究所、展示跨領域學習成果等。
【完善的AI能力培育體系】
針對AI時代的戰略回應,銘傳規劃出了四種措施:推動自主學習、應用AI於語言教學、跨領域學習與實踐、推動跨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並備足了周全的專業教材和學習資源,持續對教學品質進行追蹤,以針對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去進行適當調整,培養學生利用AI進行創新和跨領域應用的能力。
【多元之教學環境】
銘傳擁有五大校區,每一校區各有特色並依據教學需求,發展其適合教學環境。如學校為培育「AI時代跨領域永續人才」,規劃發展金門校區為「海上樂園」,在該校區中,學生可以體驗到離島地區獨特的自然生態、水域環境等,以及多種科技設備!
【文化拓展交流】
銘傳通識教育中心積極進行文化拓展交流,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理解能力並增進國際視野,透過實務的交流,促進學生在多元化社會中的成長與發展,進而實踐不同學科、領域的整合及應用,實現通識教育的核心價值。 -
iGER行動諮詢服務(嘉南藥理大學)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iGER行動諮詢服務第八彈!】
繼前一日的參訪,iGER團隊今日馬不停蹄地趕赴嘉南藥理大學。
嘉南藥大是一間以「藥理」與「健康」為核心的「樂活創新服務」綜合型大學。
經過交流,我們得到了一些關於他們通識發展的小收穫,一起來看看吧!
【以三創領域開設通識課程】
因應當前對創新、創業、創意之重視,學校在設計通識課程時,直接將「三創」的思維導入相關的課程當中,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此外,也希望透過觀念的導入,提升學生在未來之競爭力,並藉由對創新與創意的應用,推動學生進步及持續發展,以因應時代的逐步變遷!
【與108課綱之銜接與融通】
學校將108課綱所強調之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融入至通識課程當中,比如設計自主學習計畫,使得學生能夠更有效地聚焦學習;亦或開設大學社會責任微學程,以三創、自然、永續領域呼應ESG及SDGs,藉此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開設資訊素養及相關輔導課程】
應對數位科技時代的到來,嘉南藥大除將資訊課程列為核心通識外,也額外開設資訊類輔導課程,如職場文書應用、職場簡報實務應用等,幫助學生在習得程式課程知識之餘,也能同時獲得可實際應用之技能。
【多元的教學輔導與活動】
在教學層面上,為提供學生多元的資源,學校每學年會固定辦理學生輔導及相關活動,如規劃英文自學護照制度,或是舉辦博雅教育、自主學習、職場倫理系列講座,也會辦理外語相關活動,相當多樣化。 -
iGER行動諮詢服務(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iGER行動諮詢服務第七彈!】
炎炎夏日來臨,而我們的行動諮詢服務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iGER團隊這次來到內湖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來看看他們通識發展的成果吧!
【與108課綱之融通貫串】
學校在設計課程時,將108課綱所強調之素養、思維模式融入進課程內,諸如設計思考、人際溝通、媒體素養、國際思維等,提供全人教育之內容。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與解決能力之餘,亦使得學生能更有效地銜接高中和大學的課業。
【「適切」的師資規劃】
徳明科大在教師聘任上,採取三大方向:
1. 根據課程性質安排適任師資
2. 採取「邀請制」,邀請適合的教師擔任課程教席
3. 與外校合作,邀請各校適任師資到校開設課程
強調師資適任性,以提升教學之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表現。另外,學校也結合外校資源,提供學生最多元的、創新的教學。
【積極推動資訊科技素養】
響應AI時代的來臨,徳明科大也積極地推動資訊科技相關素養課程,比如將各系專業知識融入程式設計的課程,採用深入淺出之方法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課程內容。此外,也透過與實務案例結合之方式,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獨有的通識融貫課程】
德明科大經過多次通識變革後,發展出與其他學校不同的獨特系統,比如將生命議題融貫進大一國文,讓學生體會到國學的博大精深;及將國際思維與多元文化等概念融入大二英文,在學習語言之餘也能同時培養國際視野等等。 -
iGER行動諮詢服務(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iGER行動諮詢服務第六彈!】
大家久等了~六月的行動諮詢回歸囉!
今天iGER團隊訪問的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中教大是一所以智慧學習為核心的創新永續師培大學,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通識發展吧!
【專題式通識選修課程】
為強化學生在跨領域及自主學習之能力,中教大規劃專題式通識選修課程,鼓勵學生主動規劃通識課綱及其推薦之授課老師,增強學生之學習動機。此外,輔以「微學分課程」實施機制,含講座、工作坊、參訪等,並訂定「自主學習微學分實施要點」,培育學生在跨領域、問題解決、自主學習三方面的能力。
【AI研發團隊】
在教學創新與研究精進方面,中教大於112年8月成立智慧教育中心,規劃及辦理數位學習、智慧教育之相關活動。該中心推廣「生成式AI技術教育應用計畫」,支持教學單位將生成式AI融入課程內,並鼓勵學生善用AI進行個人化學習以提升自我。學校對於數位創新的領域準備充足,並充分回應AI時代的到來。
【強化與業界的合作關係】
中教大利用並整合學界、業界之資源,使學生得以體會多元色彩之課程,並增添未來競爭力。如中教大於109年起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進行跨界合作,目前已完成16門之合作課程。透過這個模式,學生在培養專業實務能力的同時,也得以一併拓展課程內容之深廣度。
【多元的學習成效評量】
學校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學習成效採多元評量,比如將於下學期實施的「共同素養問卷」,包含數位資訊應用及問題解決、多元敘事能力平量尺規及工具等。透過多方面的測量,使得師長們能更好掌握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變化與成長,促使結果更趨於正確而客觀。